痴人也能梦想成真
在现在的电影院里面,一般引进国外的的电影,大多数是来至美国的好莱坞,其实在倒退30年前,有很大的数量是日本电影。其中也有很多优秀的电影,比如《追捕》,当时高仓健和中野良子演的杜丘和真由美成为中国很多人的偶像,让中国人感觉日本也有好人,那时候的日本电影给我们打开认识这个近邻的世界,可是后来进入90年代以后,引进的日本片子是越来越少。
那么今年4月14号有一个日本电影引进中国院线,它的名字叫《垫底辣妹》,听着名字挺俗气,很多人对这个电影没多大兴趣,宣传也搞的一般,很多人到电影院也就随便看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刚好时间赶上了就看这个电影吧,实际上这个电影票房放映了十多天也就3000多万,票房也一般,可是没想到这个口碑却出奇的好,很多人看完之后浑身都热乎乎的,有种积极向上的的力量,看的时候都感动的只掉眼泪,还向身边的人推荐,也包括我。票房一般但在口碑上就如同电影的主人公一样,口碑实现了逆袭。
一开始觉得《垫底辣妹》这名字是不是又是典型的小妞电影类型,像《失恋33天》《滚蛋吧肿瘤君》那样的小妞电影,跑不了渣男劈腿,小妞失恋然后再碰到更好的男人,开始一段幸福生活,这么一段狗血的剧情。《垫底辣妹》是不是这样的剧情呢,绝对不是,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正宗的励志电影,先来大概看看大概的电影剧情:
《垫底辣妹》讲述的是日本女高中生沙耶加,高考成功逆袭的故事,沙耶加是一个打扮时髦的时尚少女,平日只会浓妆艳抹不学无术,浑浑噩噩到了高二,学习水平却停留在小学四年级,是学校里的问题少女。因此,在学习不被重视的沙耶加,更加对自己自暴自弃成为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一次沙耶加在学校吸烟被发现后,学校对其进行停课惩罚,沙耶加的母亲为她找了一家私人一对一教学补习班,在这里,沙耶加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人,补习老师坪田。从此,沙耶加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发誓要考到日本的应庆大学,在孤独和泪水中前行的沙耶加,不知不觉中已经离目标越来越近。
这个看起来就是一部励志电影,还是那种笨蛋型的励志电影,因为励志电影有两种,一种是笨蛋成功型,另一种是天才成功型。什么是笨蛋成功型,就像《垫底辣妹》这种,她其实是个笨蛋,英语考试很差,数学刚回到除法,相当于小学四五年纪的水平。在常识上更是一塌糊涂,甚至认为日本的最高行政首脑是总统,不知道日本叫首相,就这么一个笨蛋,她最后成功逆袭,这叫笨蛋成功型的励志电影,比如典型的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其实阿甘的智商很低,最后居然成为亿万富翁,多次得到美国总统的接见,成了全民英雄,这个笼统的叫做笨蛋型成功型。
笨蛋型成功电影非常受欢迎,为什么呢?它代入感很强,很多人看了电影后,这个人这么笨,最后都这样了,我怎么着也比他强呀,我也比他成就高啊,所以看完之后呢你会充满信心和正能量,代入感很强。虽然笨蛋成功型说成功很不容易,但是笨蛋容易搞笑让你很轻松。
相反,天才成功型的励志电影就很痛苦,因为,天才成功型有时候不光是量的积累,就是他的能力已经到那了,关键是需要一个关键的窗户纸需要捅破,但是这层窗户纸捅破,往往需要痛下决心,所以往往天才成功型的励志电影很痛苦。
比如有部电影叫《爆裂鼓手》一个叫安德鲁的鼓手,架子敲打的非常好,他老是认为呢,他完全可以更上一层楼,他是一个天才,所以对他的磨砺是超乎寻常的。找一些不错的架子鼓手成心来刺激他,说跟人家比你太差了,激发他的潜力。结果安德鲁就发狠努力,把他的手打架子鼓都打的直流血,贴了好多创可贴。这样的电影看得时候,你会觉得捅破那层窗户纸是非常痛苦的事。
所以更多人看励志电影,更愿意看笨蛋成功型的,那么这部《垫底辣妹》就是典型的笨蛋成功型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实事求是说,它不仅适合我们普通人看,最适合家长或者老师带着孩子或者学生去看,因为这部影片的最大价值,它揭示了教育领域的很多问题,这个不光是在日本,在中国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以及怎么破解这些教育问题的方法,这个对于处在教育人或者受教育人的过程中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就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歧视,这个教育其实在日本同样严重,比如在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沙耶加也是,她就是一个被歧视的。由于她的成绩不好,他老师认为她无可救药了,就干脆放弃她了。家里他爸爸只重视他弟弟和妹妹,当她不存在一样。那么这个沙耶加有优点吗,其实是优点,她往往能从历史故事里发现时尚的变迁,这是她对时尚的敏锐理解和一种能力。可是教育歧视就在这,歧视的核心是,我只看重一个单一标准,比如分数、考试成绩,剩下的所谓优点只要跟这个标准没关系,那都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内,就是你其他技能都被歧视了,像这样的事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是非常多见的。比如说某个孩子在学校里面能歌善舞和琴棋书画,可是这些并不能给他加分,往往这些优点被老师和家长误认为是不务正业。所以这种教育不仅不能够培养精英,反而在一定程度是扼杀天才的。
比如日本的动画片哆啦A梦,还有那个大雄,他确实成绩不好,老师家长也看不上他,可是他有一技之长,他玩那个绳圈玩的特别好,绳子圈成个圈缠在他手上各种造型,他比他的小伙伴都强,这个玩的好说明他有三维想象力非常丰富,可是这个不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所以直接给忽略了。从小就受气,谁也瞧不上他,要不是有一个机器猫,不知道他生活得苦闷到什么程度。所以教育其实的核心,只看重一方面,评价标准太单一,即使孩子有特长不被重视,越不被重视就越不好好学习,成绩越不好越不受重视,进入恶性循环。身边也有不少家长也是,孩子好不容易考入前十,家长就说,第一也是前十,第十也是前十,孩子就不知道怎么接话了,说你考第十,你完蛋玩意儿又不行了。所以这个单一的标准容易给孩子带来打击。
那么怎么破解这个教育歧视呢,比如《垫底辣妹》这就老师需要因材施教,发现他的优点,根据他的优点制定只对他的教学计划,这一点才体现了教育活的灵魂,就是所说的因材施教。这部电影是有真实依据的,就在现实生活中,电影中真有一个坪田老师,在日本是真实的故事,而且老师帮助他的学生也确实是沙耶加,现实的沙耶加现在已经27岁,当初跟她一块学习不好的女生很多都去夜店上夜班,就她从里面出来了当白领,就是遇到了坪田这样的一个好老师知道因材施教。这电影也体现了,好多女孩喜欢漫画,沉浸在漫画的世界里,跟家长和老师对抗,因为她觉得漫画里面的人物单纯,不会歧视我,会跟我一起成长,我的优点和你的优点能合拍。可现实很多老师家长认为你看漫画没有出息,所以愈发的躲到漫画里面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候坪田老师怎么教育这样的漫画少女的?老师反而给她很多漫画给她看,一起讨论漫画认为,所以他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让这些少女愿意学习。
比方说怎么逆向呢,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不愿意学习某个科目,你问怎么回事呢,他讨厌这个老师,比如历史老师太丑了,我就不喜欢这样的产生反感情绪,那么有一种最好的方法,说你不是讨厌这个老师吗,可以说,他讲课非常不好,都容易把课讲错了,那要不这样你发现他讲课中的某一个错误我就奖励你,你得认真听课去挑他毛病,这孩子马上就有兴趣了,把老师当初假想敌人,可是要挑毛病,孩子就要预先复习,这一预习孩子就记住了,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挑老师的毛病,结果这一学期下来,他的历史学的相当好。这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兴趣点,然后通过逆向思维或者其他方法去刺激他。
电影里面就表现的非常生动,说这个沙耶加打扮非常时尚,穿着露肚脐的衣服,短裤短的不能再短了,一看就不像一个好女孩的打扮。可是坪田老师见到他,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教训她把衣服换了,没有个学生样儿。恰恰相反,一下子肯定了她这个时尚的优点,一下子激发了她对老师的好感,同时也激发了老师教导她的兴趣所在。所以这就是他针对沙耶加的特点因材施教。而且劝沙耶加的方式也非常科学,不光是夸她时尚,激发这方面的兴趣,同时告诉你为什么要好好学习考庆应大学,因为庆应大学一帮富二代,一帮帅哥说不定还能嫁入豪门。有的人一听这个什么教育方式,这也太庸俗太现实了吧,还真别小瞧这现实和庸俗,你得根据孩子当时想什么。反正你对孩子说实现什么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他不一定懂,可是用庸俗的目标,一下子激发了对学习的兴趣。
比如一个典型的例子,张艺谋那个年代当时多少人琢磨考大学,他就考电影学院,有人说张艺谋有远大的理想,要振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当导演里面的翘楚,其实他那时候没那么远大的理想,他考电影学院就是因为要拿文凭回到他所在的地方,当个文艺宣传干事,但这确实使张艺谋一步一步走向专业的天地,成就了第五代导演当中的顶尖水平。再比如陈道明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最后他考到天津人艺从事演出了,说他这辈子励志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其实并不是,因为当时他不想离开天津这个庸俗的目标成就了今天这样一个优秀的演员。所以不要小瞧这些庸俗现实的目标。这个坪田老师就确确实实用到了这个因材施教,很可惜这个因材施教是中国古代孔圣人最拿手的东西,你看这个日本老师玩的挺好,可是我们应试教育里面大多数老师不注意因材施教。
其实因材施教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看看当初孔子怎么因材施教的,《论语》里面有一段经典的描述,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是子路,一个是冉有。有一天他另外一个学生公西华在旁边伺候老师,给老师端茶送水,这时候子路进来了问老师一个事,我听到一个正确的主张方法,我是不是马上就得自己去干,孔子说那怎么能马上就去干呢,你总得问问老师和家长吧,不可鲁莽啊,子路说是是是,出去了;不一会儿另外一个学生冉有进来了,说老师我听着一个很正确的主张方法,我是不是马上照这个方法行动呢?孔子说,嗯,马上行动。冉有出去了。这时公西华听糊涂了,说老师这不对啊,同样一件事他俩儿听到的,你也知道的,怎么你教子路得是三思而后行,让冉有马上就行动呢。孔子说你不知道,子路这个人的脾气暴躁形如烈火啊,什么事情往往非常鲁莽,不听别人的建议,所以我让他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听听别人的建议。而冉有这个人心思很细腻,但做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经常纠结,遇到这种事情就要果断的下决定,所以我是根据不同的性格告诉他们不同的方法,这就是因材施教。《垫底辣妹》就是利用因材施教这种方法,如何循循善诱的方式来解决教育歧视的问题,让差生真正的咸鱼翻身。
在一个这部电影展示了日本的一种文化形态叫:痴文化。这个痴在中国多数是贬义词,说你这个人痴人说梦、痴心妄想。可是日本这种痴人文化是褒义词,就是说你把一件事,你想法做到极致,把自己热爱的的事情做到极致,形成一种信念理念这种就叫痴人文化。《垫底辣妹》典型的反应了痴人文化,你看当这个辣妹沙耶加确定了要考庆应大学,几次模拟考试都边儿都挨不着,可是她也没怕别人嘲笑,我自己坚持绝不改初衷,我一门心思往前走,就是自己目标确定了,我就奔着目标走,不在乎别的。我输并不丢人,但是我怕不敢了才怕丢人,其实这就是痴人文化的核心。包括坪田老师,他经常把一些很差的学生,教给他们一些新的理念,让他们能够向上。很多人说你在这些人身上搭功夫没必要,他不改初衷,这也是一种痴人文化,我坚定我的信念我移动能做的到。《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就是典型的痴人,他自己本身智商不高,他的女友告诉他遇到事就往前跑。再有就是《霸王别姬》里面的程蝶衣也是痴人的典型,人戏不分,把对吸取的那个痴迷,当然这里面也有对他大师兄感情上的痴迷,他把自己就当做虞姬,那段小楼就是霸王。所以他就是席慕蓉写的那首诗戏子的典型,就是我是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留自己的眼泪,最后人戏不分人戏合一。
综上所述,这些都是痴人文化的典型,当然痴人文化日本玩到了极致,你看日本很多动漫人物,火影忍者、灌篮高手都是日本痴人文化的典型,就是在我的世界里,我的目标是唯一的,根本不考虑别的,我根本不考虑失败,我就当做一种信念坚持下去。比如《灌篮高手》里面的那些学生,在他们的世界里除了篮球没有别的。还有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那小鹿纯子也是典型的痴人文化,我确定了这条道我就坚持不懈的锻炼下去。一般日本宣传正能量的影片里面的主人公都是痴人文化的代表,这也反应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个调查非常有意思,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调查,说世界各国的企业超过200年以上有总共有5500多家,其中日本有3100多家企业超过了200年,占了一半还多不少,这就看出这是日本企业里边痴人文化的典型代表。像日本这样百年以上的老店,他们坚持我就做好一件事,我做寿司就做寿司,我做糕点就是做糕点,我不在乎在我店非常火的时候盲目加盟扩大规模,我也不会因为火了好赚钱了降低产品质量来求数量。从短时间内看这人挺傻,痴人嘛,但从长远看他们赢得了口碑赢得信誉,这是真正打造百年老店品牌企业的一个核心。在一个日本的痴人文化有一个典型,就是标准确定了就不会轻易降低。
有人会说,中国文化里也有,求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就是你把自己目标降低以后,那你最终达到的目的也一定是降低的。比如在咱们当中有谁生活的非常努力,确立目标很高,往往有人笑话他:就凭你能达到那样吗!他因此就松懈。还有就是看到人家幸苦努力,就说:别把自己整的那么累,就这样泄你气的人很多,而泄你气的人往往也是生活当中的懒惰者,他也不愿意为了一种信念坚持下去,反而总给别人泄气。所以综合这一点参考日本电影人物做事的精神,我们真有必要仔细打量一下我们的近邻,看看这个民族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个和我们的民族感情这事完全分的开。人家做的好的地方我们就好好学习。